特朗普上任还不到一个月,一大波骚操作就陆续出现。

无论是他宣布裁撤美国教育部,还是公开赞扬中国的教育体系,大力削减科研基金,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与此同时,马斯克也没有闲着,他任命了一批年轻人组建了政府效率(DOGE),并进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目的是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

在这场风波中,最引人关注的居然是这 6 位年轻人。

血洗白宫,6 万公务员离职

马斯克可能比特朗普更狠,2022 年马斯克完成对推特收购后,曾经在 20 天内裁掉 4000 人,如今裁员的刀直接朝美国公务员砍来。

他更是直接喊出 " 裁减几十万联邦雇员 " 的惊人口号。200 万政府员工,收到了来自马斯克的邮件,内容简单直接:

给自己放个假,看看电影,放松一下。只要你们愿意自愿离职,政府就会支付你们 8 个月的工资和福利,直到 2 月 6 日。否则就可能立刻被踢出局,并且没有任何补偿。

短短 20 天,就有超 6 万公务员签署 " 自愿离职协议 ",占整个联邦雇员总数的 3%。

这一场血洗的背后,是 DOGE(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政府效率部)的闪电行动。

这个新成立的部门,目标直指冗余的政府机构,像一个精简效率的高效机器,毫不犹豫地将一切拖慢政府运作的因素一一切除。

它不再是一个冗长且低效的官僚体系,而是要将政府塑造成一台像科技公司一样精准、高效的机器。

随着 DOGE 行动的推进,多个部门纷纷加入了裁员浪潮。

教育部几乎面临解散的命运,政府已经开始草拟行政命令,准备彻底重塑该部门的职能。

而 FBI,则启动了一轮前所未有的裁员计划,CIA 也不甘示弱,提出了面向全体员工的 " 买断计划 "。

上周,DOGE 直接宣布关闭 USAID(美国国际开发署),这个已经存在 60 多年的机构,曾负责全球范围内的援助、医疗、灾难救援及扶贫工作。

更为荒唐的是,USAID 的员工们是被凌晨的邮件通知了离职消息。第二天,他们的工作电脑直接无法登陆政府系统,就好像一夜之间,他们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在 DOGE 的无情砍刀下,这个机构原本的数千名员工,被削减至仅剩下 294 人,非洲局仅剩 12 人,亚洲局更是剩下 8 人。

这一切几乎和马斯克当年收购推特时的场景如出一辙。

令人震惊的是,这一切的主导者并非是某些政界老成的重量级人物,而是一群不到 26 岁的年轻人。

搅动美国政府的六君子

DOGE 的背后到底是何方神圣?近日,《连线》杂志揭露了马斯克 DOGE 的六名成员的身份。

原本以为这些人该是资深老将,积累了无数政治经验,结果竟是六个年轻的 " 奇才 "。

最大的 25 岁,最小的才 19 岁,其中甚至有 3 人可能还在上大学。

这一群年轻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技术,掀起了一场空前的风暴,彻底颠覆了美国政府的运作模式。

马斯克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回应了这一爆炸性消息,尽管他没有明确确认这六人是否是 DOGE 的全部成员,但他在回应中表示:媒体说 DOGE 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这点毫无疑问,完全符合事实。

DOGE 并非美国政府的正式机构,而是马斯克亲自推动的一个 " 效率部 "。

此前,该部门的招聘启事中提到,成员不仅要具备 " 极高的智力水平 ",还得能承受每周超过 80 小时的工作压力,而且还是零报酬。

从媒体披露的资料来看,这六人几乎都有着浓厚的科技创业背景,颇具 " 黑客精神 "。

25 岁的加文 · 克里格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主修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在加入 DOGE 前,他曾在推特等多个科技企业担任工程师。

之前向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全体员工下达 " 停工 " 指令的邮件,就是由他发出。

他曾在 Substack 上发布了一篇付费文章,标题为《为什么选择 DOGE?为什么我放弃七位数年薪来拯救美国》。

24 岁的戈蒂埃 · 科尔 · 基里安,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主攻金融交易相关的算法。

在团队中,23 岁的卢克 · 法里托尔同样不可忽视。

他虽然是内布拉斯加大学的辍学生,但曾在马斯克旗下的 SpaceX 实习,还为知名科技企业家、现任美国能源与环境部部长的纳特 · 弗里德曼工作。

后者曾高度评价他为 " 国宝级人物 ",这无疑证明了卢克的非凡能力。

2024 年,卢克竟然凭借人工智能工具成功破译了意大利庞贝古城的一卷古卷轴,这一成果令美国科技界为之一振。

22 岁的亚裔小伙伊桑 · 邵川,在哈佛大学就读期间,他便创办了自己的科技公司,展示出了不容小觑的创业才华。

21 岁的阿卡什 · 博巴是印度裔,目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他的父亲就是一个计算机系学者,而他自己也曾经在扎克伯格的 Meta 实习。

最年轻的19 岁爱德华 · 科里斯坦,来自一个商业世家,目前在美国东北大学学习机械工程与物理学。

正是这群 " 科技精英 ",在马斯克的领导下,成了这个 " 效率部 " 的核心力量。

成大事者必然是名校生?

在过去我们常常会认为,能够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必然是那些从名校走出来的人。

但这 6 位年轻人的学历背景和经历却给了我们上了一课——名校背景并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其中,除了伊桑 · 邵川毕业于哈佛大学,其他几位年轻人毕业于东北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等相对没那么顶尖的学校,甚至还有人没有完成大学学业,或者选择了辍学。

这些年轻人的经历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也让我们对 " 成功 " 的定义产生了新的思考。

事实上,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成功不再完全依赖于传统的名校路径。

真正能够走到世界顶端的人,要么跟对了人,要么抓住了时代机遇。

名校的确提供了一些资源和平台,但并不意味着它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走向成功的万能通道。

更重要的是,能否抓住时代的机遇,能否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突破常规的勇气,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这一点,对于当今很多鸡娃家庭来说,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思路。

虽然顶尖名校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教育的核心不应仅仅是为进入名校而努力。

为孩子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以及跨学科的知识面在今后的发展更为重要。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真正影响力的社会精英。

时代的变化已经证明,名校只是通往成功的一条道路,并不是唯一的道路。

真正能够成就孩子未来的,是他们在面对社会变革时的适应能力与创新精神,而这正是家长们应该注重的教育方向。

教育的未来,是打破传统框架,鼓励创新与实践,让孩子们在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成就更加丰富和多元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