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第一会”,运河名城扬州指向明确。

2月5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作风建设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会。会上对《2025年扬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进行了解读。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会议明确了今年扬州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工作,展示了相关地区和部门在优化服务等方面的思路和决心,希望说到做到、务求实效,给企业家带来信心、给创业者带来动力、给人民群众带来便利。

扬州地处长江江苏段北岸,西邻南京,东接泰州,南望镇江,自古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当下的扬州,经济总量地处江苏十三个设区市的“腰部”,也是江苏“万亿城市群”有力后备军之一,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09亿元。

但扬州并不甘于就此“居中”。王进健在本次大会上表示,要勇争一流,提升标杆,坚决破除居中思维和躺平心态,主动向高的攀、和快的比、与强的赛,要始终保持不服输的精神状态和劲头,提升扬州工作的显示度。

而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提升,正是破局的基础。

首会为何聚焦作风和营商环境

新春首会往往是观察一座城市布局重点工作的风向标。

扬州今年新春首会聚焦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提升。王进健在大会上表示,要迅速告别休假模式、转入战斗状态,开局实干,冲刺决胜,全身心投入到当前各项工作中去,奋力夺取首季首战的“开门红”,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开好头、起好步。

大会现场。 图源:微信公众号“扬州发布”

为何选择这一主题?扬州有充分考虑。

这几年,扬州表现稳健。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扬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9.6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72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653.54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809.38亿元,增长5.7%。

外贸方面,去年扬州全市实际到账外资13.14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231.26亿元,同比增长16.5%。

过去几年,扬州可以说顶住了压力,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平均。今年扬州有39个项目入选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18个项目入选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清单,项目数创历史新高。

但和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扬州发展的短板仍然在产业,重点在企业。对此,扬州上下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双招双引,是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而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提升,正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王进健表示,优化营商环境,其实就是为企业家,为创业者,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更加有利发展的生态环境。

打造企业友好型城市,怎么做

扬州提出,要打造企业友好型城市,办事更快捷、项目建设更高效,政府服务更透明、生活保障更便利、个人发展更有前途。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本次大会亮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做法,其中有不少亮点。

比如,打造“信用扬州”——聚焦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重点领域,夯实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信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保持城市信用综合指数年均排名全国前10%。

打造“免证扬州”——围绕政务服务免于提交和社会场景便利应用等主要目标,通过告知承诺、数据调用、部门核验等方式,全面推进“减证便民”,重点拓展数字惠民、数字优政等十类免证场景。

打造“效率扬州”——紧扣政务服务、用地保障、项目建设等关键节点,通过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告知承诺、数据共享等方式,精简审批环节、减少跑动次数、提升服务效率,重点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长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

扬州还在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也就是在“一企来办”平台实现各类惠企政策一站汇聚,让“政策找企业”,持续优化全市一贯到底的“易申报”平台,实现惠企政策查询、解读、申报等全流程“云上办”。

执法监管方面,扬州提出要“包容审慎”,推行“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实行企业“安静生产日”制度,除根据问题线索开展靶向监管以及按要求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外,原则上不得随意到企业开展执法检查。

还有,调整完善涉企免罚、轻罚、减罚“三张清单”,尽量降低行政执法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严格规范开展异地办案协作,依法保护本市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运河名城再提破除居中思维

扬州从来不缺乏知名度。

扬州曾和苏州、杭州和淮安,并称为“运河四大都市”。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自带流量”。

当下的扬州,经济总量位居江苏13个设区市中游,常年位居第七位,恰好居中。澎湃新闻注意到,本次大会,扬州再提破除居中思维和躺平心态,要主动向高的攀、和快的比、与强的赛。

这并不是扬州第一次提出破除居中思维。2月7日,“扬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署名为“杨仲平”的评论文章并表示,破除居中思维,有认识更要有行动,要落在效果上。这几年,扬州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质态不断优化,很多工作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就是勇争一流的结果。反而言之,也有个别板块工作不尽如人意,起码不是期待的模样。

文章谈到,要迎难而上。困难大家都有,无视困难的存在,不是实事求是。可是,同样推进工作,同样遇到困难,为什么有的风生水起,工作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而有的悄无声息,好几年过去了,工作还是“涛声依旧”?很重要一点,就是面对困难的态度和攻坚克难的本领。

面对困难是“迎着上”还是“绕着走”,直接决定工作成效。

扬州人性格被认为较温润,但一代词学大师任中敏曾有句名言:“扬州人不是豆腐。”文章表示,扬州人是硬铮的,扬州党员干部就得不畏困难,主动出击,勇于突破,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本次大会提出,要按照已确定的年度奋进目标和工作任务,特别是紧扣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经济总量超8000亿元、工业开票突破1万亿元的“681”目标,干字当头、只争朝夕。

外界期待一个在产业发展上更热血、更激情的扬州。正如“扬州发布”评论文章所说,今天的扬州,干出新一年的精彩,需要更多“嗷嗷叫的小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