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梁谦刚

作为观察我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政策方向的重要窗口,地方两会历来是洞悉区域战略布局的风向标。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全国23省(区、市)把氢能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氢能作为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幅覆盖制氢、储运、应用全环节的“氢能版图”正在中国大地上加速铺展,各省因地制宜的差异化路径,展现了氢能技术的多元应用潜力,更折射出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纵深与创新活力。

各地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内蒙古将推动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耦合发展,部署推进绿电变绿氢绿氨绿醇,打造氢能产业先行区,完善建设跨区域输氢通道等一系列工作;甘肃将推进绿电制氢产业化发展,建设风光一体化产业基地;宁夏将加快建设绿氢生产和应用基地,着力打造“中国绿氢谷”;青海将推动绿电制氢项目投产稳产;辽宁将加快推进铁岭绿色氢氨醇等重点项目建设;吉林将推动绿氢产业项目投产达效形成集群优势,同时计划启动建设氢冶金新材料项目;黑龙江将推动大庆电氢醇一体化项目开工。

山西、河南、四川等地计划发力交通及全产业链建设,上海积极打造航运绿色燃料供应体系,福建、海南积极培育海上风电制氢产业,北京、河北等先行地区持续性深化氢能产业发展。西藏、黑龙江为首次提及氢能,将推动绿电制氢项目实施,进一步扩张中国氢能产业版图。

在氢能开发利用的国际赛道上,中国正在连续而密集地推出一系列举措以赢取较为充分的竞争优势。除了发布具有战略意义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外, 今年起开始实施的《能源法》更将氢能列入能源范畴,与石油、煤炭、天然气、核电、水能等并列作为能源进行管理。法律制度与不同层面政策的强力赋能与加持,意味着中国的氢能开发利用开始全面提速。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零碳能源,具有原料、燃料和储能介质等多重属性,是重要的“能源连接器”,必将在新型能源体系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根据国际氢能理事会和麦肯锡联合发布的数据,全球做出最终投资决定的清洁氢能项目投资额已从2020年约100亿美元增至2024年约750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和消费国,工业领域是清洁低碳氢最大的用武之地。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涵盖了氢气制取、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

从上市公司层面看,中证氢能产业成份股有40只。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这些氢能概念股今年以来平均上涨3.2%,超越同期上证指数,其中航锦科技(000818)、中原内配(002448)上涨超20%。

截至2月11日,有22股已经发布业绩预告或快报,其中有7只业绩预增,1只实现扭亏。中集集团(000039)预计2024年实现净利润25亿元至35亿元,同比增长493%至731%,在氢能源领域,公司已经布局氢能“储运加”环节,旗下子公司中集安瑞科是国内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的关键装备制造商和工程服务商。

中通客车、东华能源(002221)、宇通客车(600066)预计2024年净利润增幅超过100%。东华能源的主要产品包括液化石油气和化工产品,其中聚丙烯新材料和氢能源是公司的核心发展方向。中通客车(000957)和宇通客车均有推出氢能源大巴。京城股份(600860)实现扭亏,预计净利润约为630万元至75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2月,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与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的氢能购销框架合同,合同总额高达1.5亿元。

部分氢能概念股2025年获得机构调研,飞龙股份(002536)和潍柴动力(000338)今年内累计获得6次机构调研。飞龙股份主要产品为发动机热管理部件产品,公司在调研中表示目前每台新能源汽车大约需要2~5只电子水泵,公司温控阀系列产品可应用于氢能液冷等领域。潍柴动力在调研中表示,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加快包括燃料电池、纯电、混动等新能源方向的技术投入和产品应用。此外,中集集团、和远气体、宇通客车、新奥股份(600803)年内均获得机构调研。